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将陆续刊载我校教师代表的育人故事和感悟,展示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感召广大教师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实践,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与新时代“大先生”,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贡献力量。

李兰珍,英语学院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成员。从教13年来,她始终秉持“讲台虽小,承载的是联通世界的重任;译事虽微,牵动的是文明互鉴的脉搏”的理念,深度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系列活动等重要实践,将一线淬炼的经验融入教育教学,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实践反哺,让课堂与外交舞台同步
她始终坚信教育家精神要体现在“教学相长、实践育人”的探索中。在服务上合组织峰会、人工智能论坛等高级别会议活动中,她参与了多语种“接力同传”的高压实践,面对中文与英语、俄语的即时切换,译员必须在瞬息之间完成信息的精准传递。她深深明白,“这种高强度情境下的专业应变,是书本无法给予的鲜活教材”,她长期坚持将一线经验转化为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看见真实译场的标高,推动课堂教学始终与时代同行。
细节立德,于无声处传递担当
她始终坚信教育家精神更在于以身体力行诠释“外交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她在重大外事场合中深刻体悟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家形象。她曾陪同一位联合国大使级官员,途中因交通管制受阻,官员因急于参会而情绪紧张。她通过积极沟通与多方协调,最终妥善化解危机,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沉着与担当。每当她将这些真实案例带进课堂,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职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联系,为学生种下成为专业人才,肩负时代重任的种子。
不忘初心,培育心怀家国的未来使者
她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是“搭建桥梁”。她以语言为桥,促进文明互鉴、沟通中外;也以教育为桥,连接学生理想与职业现实,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筑梦人”。她将继续秉持教育家精神,在翻译与教学的相互滋养中不断精进,坚守讲台,践行使命,为国家培养更多能讲好中国故事、联通世界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