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
翻译系教师 博士 教授
专业研究方向:
语言学、外语教学研究(研究兴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兴趣)
工作经历:
2018.8-2019.2 (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语言学系 访问学者
2017.9-至今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
2014.9-2015.6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06.9-2017.9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9.7-2006.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助教、讲师
担任课程:
(研究生)语义学、意义界面研究、语言学史、《文心雕龙》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前沿、语体学、西方修辞学、天外学坛
(本科)高级英语、基础英语、论文写作、中西翻译理论
发表论文(2006年以来):
文心雕龙研究类:
1. 继承中发展,会通中超越——谈《文心雕龙》的隐喻思想(唯一).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1)
2. 语言学视野的《文心雕龙》语境组合观(唯一). 英语研究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12
3. 中西语言学视域的“义生文外”概念解读(唯一). 求索2014(5)(CSSCI来源期刊)
4. 义生文外的中西语境探源与启示(唯一).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14(6)
5. 《文心雕龙》语言研究成果综览(唯一).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2014(2)
6. 再论隐喻——缅怀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唯一). 英语研究2014(4)
7. 春秋笔法的框架语义学(唯一). 外国语文2013(3)(核心期刊)
8. 以语言为本位的《文心雕龙》研究定位(唯一). 临沂大学学报2012(1)
9. 《文心雕龙》的非纯粹语境论与动态语境论(唯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2)
10. 国内《文心雕龙》英译研究再审视(第一).山东外语教学2019(4)
11. 语言学家刘勰的言意观新探(唯一). 英语研究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2020.12
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类:
12.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述评(第一).语言学研究2020(2)(CSSCI来源集刊)
13.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与语言服务研究(第一). 语言服务研究2021(1)
14. 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网络流行语“被XX”研究(第一). 外国语言文学2018(3),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03月22日全文转载
15. 近十年国内外语学科研究回顾与展望(第一).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6(3)
16. 入乎其中,难超出其外——缅怀王德春先生(唯一). 英汉语义辞格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8
17. 冲突性会话的名词语义认知冲突与语用功能(第一). 中国外语2014(3)(CSSCI来源期刊)
18. 国外语言学高端论坛暨省国外语言学学会2012年会综述(唯一). 山东外语教学2013(1)(核心期刊)
19. 汉语幽默话语的致笑机制(第一).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12(4)
20. 相声小品的幽默机制(第一).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2(1)(CSSCI集刊)
21. 《会话行为——互动、身份与机构》评介(唯一). 现代外语2011(4)(CSSCI来源期刊)
22.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唯一). 外语学刊2011(2)(CSSCI来源期刊)
23. 国内外语言幽默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第一). 外语研究2011(4)(CSSCI来源期刊)(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4. 名词语义认知冲突的幽默效果(第一). 语言学研究2011(10)(CSSCI集刊),南方语言学2013年转载
25. 关于会话含义的新思考:兼与姜望琪先生商榷(唯一). 外国语言文学2011(4)
26. 英美话语研究的理论传统(唯一).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1)
27. 范代克的话语科学观研究(唯一). 外语学刊2009(1)(CSSCI来源期刊)
28. 气骨真当勉,规模不必同(唯一).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09(2)
29. 复杂文体的语类分析视角初探(唯一). 英语研究2008(2)
30. 被动句的语篇功能与认知理据(唯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31. 优选论对中介语及其变异性的解释力(唯一).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32.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的新方法、新路径、新视野—评《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影响效果评估研究》(第一). 出版广角(待刊)(CSSCI来源期刊)
外语教学类:
33. 基于林语堂著作的教学、科研、研究生指导一体化研究(第二). 上海翻译(待刊) (CSSCI来源期刊)
34. 利用文学作品提高英语阅读和思辨能力的理论与行动探索(第一).英语教学与研究(待刊)
35. 基于生态学的英语专业生态阅读群的行动研究(第一). 外语电化教学2015(3) (CSSCI来源期刊)
36.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元认知策略视角(第一). 外语界2014(1)(CSSCI来源期刊)(省级首届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
37. “3+1”外语课程范式下行动研究的元认知内涵(唯一). 外语电化教学2012(5)(CSSCI来源期刊)
38. 交互外语教学思想的嬗变与反思(唯一). 外语电化教学2011(4)(CSSCI来源期刊)
39. 作为翻译课教学方法的重译(第一).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1)(CSSCI集刊)
40. 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的四个维度(第一). 英语研究2011(4)
41. 交际法的折中思想(唯一). 外语教学法研究2010(1)
42. 中国石油大学使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材的调查报告(唯一). 现代教育技术2007(7)(CSSCI来源期刊)(省高校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
43. 跨文化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的新思考(唯一).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校级科研成果三等奖)
出版著作(2013年以来):
1. 中西对比篇章语用学:《文心雕龙》个案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即出(独著)
2. 冲突话语名词语义认知机制及语用功能.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独著)(学校教授博士文库,省部级项目结题成果,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3. 英汉语义辞格对比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5 (合著,第一位)
4. 英汉非语义辞格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合著,第一位)
5. 毛泽东诗词精选(中英僧对译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斯里兰卡大学出版社, 2019(合著,第二位)(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
6. 认知科学视阈的外语学能研究. 长春出版社, 2015(合著,第一位)
7. 英语修辞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校本教材,主编,第一位)
8.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对比与转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教材,主编,第一位)
9. 全新主题大学英语3.长春出版社,2015(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第二位)
10. ESP综合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第二位)
11. 新编语言学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国家一流课程教材,副主编,唯一)
承担科研项目(2010年以来):
1. 2019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对话与体系:《文心雕龙》语言思想研究”, 项目主持人。
2. 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文心雕龙》语法语义思想”,项目主持人。
3.2016年度省级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国外旅游者眼中的好客山东旅游形象研究”,项目主持人。
4.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应用型高校多元外语能力与多元生态化外语课程构建”,项目主持人。
5. 2011年度省级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冲突性会话的名词语义认知机制及其语用效果研究”,项目主持人。
6.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首席专家戚良德教授),参与。
7.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毛泽东著作海外传播与接受研究” (主持人何明星教授),参与。
8. 2010年度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主持人。
9.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青年)、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共9项。
10. 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共3项,均已结项
承担教改项目(2010年以来):
1.2021年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委托课题“课程思政指南”
2. 2011年度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3. 2012年省级教学团队(“大学英语”)
4.2012年,2014年省级精品课程(2门)
5.2014年省级特色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6.2010年,2014年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2项)
7.2013年校级教学团队(“英语语言学”)
8.2011年校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4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共2项
9. 2013年,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2门)
10.2012年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个
曾获奖励(2006年以来):
1. 省首届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元认知策略视角”(论文),第一位,2016
2. 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外语四三三六教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二位,2014
3. 省文化厅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学语言学”(研究报告),2010
4. 省高校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使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材的调查报告”(论文),2007
5. 省高校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基于网络的在职研究生外语教学探索”(论文),2007
6. 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冲突话语名词语义认知机制及语用功能》(专著),2014
7. 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内外语言幽默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论文),2012
9. 上海外国语大学卡西欧教育奖励基金优秀博士研究生,2011
10. 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被动句的语篇功能与认知理据”(论文),2006
11. 校级科研成果三等奖,“跨文化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的新思考”(论文),2006
学术兼职(2011年以来):
1.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外国语言文学学科),2021.1
2.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2020.1
3. 首批校级“杰出青年”支持计划入选者,2012.7
4. 学校研究中心主任,2019.11,2014.9
5. (新)奥克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合作研究生导师(cohort supervisor)(博士生、硕士生),2021.1;(芬)瓦萨大学客座研究员(co-promotor researcher),2020.11
6.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014.9), 济南大学(2013.5)、聊城大学(2015.9)兼职教授
7. 国家**基金评审专家(2016.11,2017.11),省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专家(2016.3),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库第二、三批专家(2012.9,2016.3),省社科成果鉴定委员会委员(2020.10),省科技人才库入库专家(2013.10),市委信息智库特约专家(2020.12),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首批专家(2016.6)
8.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学科组成员(2013.10),市职称工作办公室评委会、学科组成员(2019.7)
9.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理事(2013.10),中国语言服务研究会理事(2020.11),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2012.12),省专门用途英语学会常务理事(2013.5),省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2011.11)
10.美国“Communication and Linguistics Studies”(2018.10)、美国“Journal of Sociology”(2019.4)、美国“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9.4)、英国“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19.6)、《临沂大学学报》(2013.9)编委、审稿专家
11.《外语**教学》(CSSCI来源期刊,2013.5)、《语言学**》(CSSCI集刊,2020.5)、《**外语教学》(中文核心期刊,2013.5)、《**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9)、《**理工大学学报》(2021.10)、《****学院学报》(2021.8)审稿专家
教育程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200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