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陈建洪教授受邀担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天外导师讲坛”第五期主讲嘉宾,以线上形式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无家的哲学与想家的儒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所长姚东旭副研究员主持,来自校内外的师生相聚云端,参加了本次讲座。
陈建洪教授以近年来汉语学界热议的“家哲学”为切入点,首先回顾了张祥龙教授的观点:西方哲学和文明是无家的,儒家思想的本质即儒“家”。其次,陈教授对海德格尔的“苍劲者”和奥托对“奇异”者的阐释进行分析,指出两种思想都与日常意义上的家相去甚远。接着,陈教授转向弗洛伊德对“可怕者”所做的精神分析,指出其凸显了家的压抑性及制度性。最后,陈教授将儒学家庭主义经济学与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的西方古代家庭作对比,指出在中国和欧洲历史上家主要是一个经济或制度单位。
在以上讨论基础上,陈教授得出三个结论。首先,西方哲学与信仰无家,并不等于西方社会无家。其次,海德格尔的“此在”与奥托所说的敬畏感都与儒家的亲亲思维有隔阂。再次,弗洛伊德对“可怕者”所做的精神分析与海德格尔的思想结合表明,家并不一定是纯粹的救赎,也可能同时是深层压抑的。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陈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原所长佟立教授高度评价了陈建洪教授的讲座内容,代表哲学学科全体师生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得到我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 | 闫鑫源
内容审核 | 刘海燕 刘宏伟 王 菲